大吉资讯|电影《逍遥游》入围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23001695285652_.pic_hd.jpg

今日,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面向全球发布了官方展映单元片单,“卧虎”、“藏龙”、“首映”、“从山西出发”四大单元展映影片一一揭开面纱。其中,由梁鸣编剧导演、大吉影业参与出品、制作的电影《逍遥游》入围“藏龙”单元。

23011695285658_.pic_hd.jpg

影片《逍遥游》改编自新生代文学代表人物班宇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曾荣登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本片由吕星辰、李雪琴、赵炳锐、李丛喜、艾丽娅主演。

5dc665fef7f39dc24a44cc6b906b006d.jpg

影片讲述了活力四射的东北姑娘许玲玲,自得了尿毒症之后,生活全面坍塌,在这个本该悲伤的余年,她那混不吝父亲回来了,和暧昧老同学赵东阳、闺蜜姐妹谭娜一起,拱卫着许玲玲的生命。在生命的消退中,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似乎一切“生有可恋”。导演梁鸣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来“陪伴这个普通女孩度过生命中的一段旅程。

15351690455606_.pic_hd.jpg

影片《逍遥游》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再干一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吉影业和厦门薯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由王建儿、郑宇希、南吉、赵静担任出品人;由吴觉人、朱丹担任制片人;王猛担任摄影指导;黄家伦担任美术指导;富康担任声音执导;B6作曲配乐;刘新竹担任剪辑指导;David Rivero Martin担任调色指导;戴言冰担任造型指导。

据悉,本届电影展将于2023年10月11日至18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举办。本届电影展总共将展映来自中国、突尼斯、阿根廷、越南、巴西、伊朗、蒙古、刚果(金)、葡萄牙、捷克、荷兰、卡塔尔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53部影片,官方展映单元汇聚全球最新鲜的电影佳作,其中43%的影片为全球首映;72%的影片为亚洲首映;95%的影片为中国首映;中国内地首映率则为100%。

大吉资讯 | 万玛才旦《雪豹》多伦多电影节北美首映

27561694836394_.pic.jpg

多伦多电影节现场《雪豹》主创合影 

图片来源:网络

加拿大当地时间9月15日下午,万玛才旦导演第8部藏语作品、大吉影业出品的电影《雪豹》,在多伦多电影节进行北美首映。执行导演久美成列、摄影指导马提亚斯·德尔甫、主演熊梓淇、总制片人周昊亮相现场。

《雪豹》以一起“雪豹咬死了九头羯羊”的人和动物冲突事件为核心,在几乎单一的场景内,多维度地引申出动物本能、社会人性与崇高层面的复杂角力。影片着重思考藏区人、动物和自然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达到彼此之间的和谐状态。本片万玛才旦导演继《撞死了一只羊》、《气球》之后,第三部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作品。

《雪豹》剧照

此前,《银幕》(Screen)褒扬《雪豹》“最好地见证了万玛才旦深植于藏族文化又兼有世界性影像视野的叙事天赋”。专业影评媒体The Film Verdit概括影片“情感充沛、精细入微、层次丰富”地融合了“一出植根于牧民生活的现实主义戏剧、一个围绕因果宿命精神启悟的幻想色彩故事与一起关于共存与角力的寓言”。International Cinephile Society则盛赞导演“完全把握了人类处境的脉动”。

此外,片中“令人震撼的视效与景观”也是观众与媒体的好评重点。这是万玛才旦作品中首次大规模使用高工业水准CG技术的作品,浓墨重彩、纤毫毕现地呈递了中国乃至全球首个高清雪豹数字形象。

《雪豹》剧照

《雪豹》是万玛才旦导演的第八部藏语电影,出品人为南吉、周昊、万玛才旦和龚宇,由王磊担任制片人,才多任执行制片人,金巴、熊梓淇、才丁扎西领衔主演,旺卓措特别出演。比利时青年摄影指导Matthias Delvaux掌镜,德格才让任声音指导和作曲,斗泽东主任美术指导,剪辑指导则为金镝,调色指导是由付舒担纲,由特效指导詹涵苏、特效总监张北朋、方晓宾等领衔的中国团队构成特效制作组。

本片由大吉影业、北京热烈开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深圳牛鼻子影业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北京科特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嗨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方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影画时光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制。

大吉资讯|《白塔之光》入围第2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WechatIMG106.jpeg

《白塔之光》2023 

导演、编剧:张律

近日,第28届釜山电影节正式宣布各单元入围影片。由张律导演、大吉影业出品制作的电影《白塔之光》,入围本届釜山国际电影节Icons单元。

Icons单元为釜山电影节非竞赛单元,旨在介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大师导演的新片。该单元面向全世界征集标志性电影导演的最新作品,不设地区分类,强调关注导演和作品本身。

《白塔之光》主演:辛柏青、黄尧、南吉

电影《白塔之光》讲述独自生活的中年人谷文通在工作中结识了年轻摄影师欧阳文慧。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谷文通得知了自己失联四十多年的父亲的下落。在欧阳文慧的鼓励下,谷文通选择了面对自己的父亲,重拾了缺失已久的父子之情。

《白塔之光》曾入围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香港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斩获五座天坛奖。本片由张律自编自导,黄建新担任总监制、李迅任文学顾问,辛柏青、黄尧、田壮壮领衔主演,南吉、李勤勤、王宏伟主演。

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6年,是韩国亦是亚洲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每年9月至10月间在韩国第二大的港口城市釜山举行。据悉,本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将于2023年10月4日至13日在韩国釜山举行。

大吉资讯|万玛才旦《雪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世界首映

4、《雪豹》海报 小.jpg

意大利当地时间9月6日,万玛才旦导演的第8部藏语作品、大吉影业出品的电影《雪豹》,在威尼斯丽都岛电影宫举行了世界首映礼。影片部分主创来到现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千多位观众见面,影片放映后现场的掌声久久不息。

1、《雪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世界首映现场照片.jpg

《雪豹》是万玛才旦导演继《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之后,第4部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作品。这部作品创作历时3年,蕴含着万玛才旦导演对人与社会、文化与信仰等更深层次主题的思考。

11、《雪豹》剧组合影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礼红毯照片.jpg

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从《静静的嘛呢石》开始,一直到《雪豹》,一直都在讲述藏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以及现代文明对其生活及思维方式的改变、渗透、融合。

《雪豹》是关于当下和过去的一个故事,在时光交替中表达了永恒不变的对于人性的考验,是一种慈悲和灵性的象征。《雪豹》也是万玛才旦电影序列里的一次新突破,观众能从冷色调环境中感受爱的希望,以及万玛才旦导演对于生命、世界以及藏族文化一种新的理解。

4、《雪豹》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世界首映现场照片.jpg

影片以全球濒危动物雪豹咬死了牧民的九只羯羊为故事背景,探讨了不同的人对雪豹咬死羯羊的看法与动机,对是否释放困在羊圈中的雪豹,每一方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看似合情合理的诉求,却又变成激化多方矛盾的导火索。

影片在题材上突破了过往万玛才旦电影作品中对人的处境的关注和关怀,浅入深出地探讨和阐述了高原上“天地人兽”之间相互依存的慈悲关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其整个电影哲学体系中,提出了人兽之间,到底是互害关系,还是并育的关系的大问,在社会—经济—自然以及自我信仰等复合的生态系统中面对的困境和挑战,使得影片具有更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视听风格上《雪豹》则依然延续着万玛才旦的独特美学,如梦幻诗意的表现手法、彩色镜头和黑白影像并用,将现实与超现实无缝接续、同时也是万玛才旦作品中首次大规模使用高工业水准的CG技术的作品。影片浓墨重彩地呈现了纤毫毕现的中国乃至全球首个高清雪豹的数字形象,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与雪豹的关系都是真实存在的,看似虚幻遥远却又是唾手可得的真实。 

在世界首映后。有专业媒体评论称,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藏族文化的深邃与美丽,将人与自然的相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影片的深度和内涵,以及演员们的出色表演,让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达到了新的高度。

映后,现场观众对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艺术表示崇高的敬意。有万玛才旦导演的资深影迷表示,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欣赏到电影的艺术之美,也让我们思考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万玛才旦导演,一生都在致力建构藏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电影宇宙,他的作品即是民族性的,又是世界性的,他持续地向世界展示了藏地人文与自然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影片《雪豹》由南吉、周昊、万玛才旦和龚宇担任出品人,王磊担任制片人,才多任执行制片人,金巴、熊梓淇、才丁扎西领衔主演,旺卓措特别出演,同时集结了洛桑群培、更登彭措、更旦、党浩予、久先才让、尕斗扎西、德庆央宗、居琼钦哲等和万玛才旦导演有过多次合作的优秀演员一同参演。 

在主创阵容方面,比利时青年摄影指导Matthias  Delvaux掌镜,由特效指导詹涵苏、特效总监张北朋、方晓宾等领衔的中国团队构成特效制作组。德格才让任声音指导和作曲,斗泽东主任美术指导,剪辑指导则为金镝,调色指导是由付舒担纲。 

电影《雪豹》由北京南吉影业有限公司、北京热烈开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深圳牛鼻子影业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北京科特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嗨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方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影画时光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制。

大吉影单|每个人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风景》

 

当完成电影《豆满江》后,导演张律“有点儿不想拍电影了(因为)想拍的已经拍完了”。然而,2013年他却接到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三人三色”的数码短片单元的邀请:请三个导演拍关于“异乡人”的短片。作为受邀导演之一,本已无意再拍新片的他想到了纪录片,他说,“我之前也没拍过纪录片,就想尝试一下。从短片开始拍,结果拍着拍着就拍长了……”

 

01.

“人和人之间大部分的时间,
就像风景一样,
只是观望。”

 

1995年,张律导演第一次去韩国。当时,他走在街道上,看到的外国人大多是游客。2000年以后,当张律导演到韩国大学执教时,他注意到街头出现的一批又一批外国人,看起来就不再像是游客了。从言谈举止、衣着表情上可以推断,他们是大批的外籍劳工,大多从事着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再后来,就能看到在某些街区,这些人的面孔比本地人还多,甚至去到某个地铁口,会感觉身处国外。

张律:我拍的片子基本不是主流的那个人群。因为我一次都没生活在主流里面,到了韩国我还不是主流。所以,我看到的那些(事物),生活在主流里的人可能看不到;或者说因为我生活在边缘,我对主流里的很多细微的东西又看不到。

 

 

在《风景》拍摄初期,张律导演甚至一度“后悔”接了这个项目。因为当镜头对着拍摄主体——这些来自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劳工们的时候,他们产生了各类反应:有不让拍的,有觉得反感的,还有拒绝回答问题的。总之拍着拍着,就有点进行不下去了。剧组内部也开始产生压力,当时组里的工作人员都还是学生,大家都抱着热情带着理想加入,结果刚开始就碰壁,不可能不沮丧。

于是,张律导演及时叫停,并招呼剧组的工作人员开会,首先讨论“我们为什么拍”,其次探讨“被拍的人和我们是什么关系”,最后,抛出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电影重要,还是他们的生活重要?”

这三个问题,让大家开始反思:其实这次拍摄,拍的是劳工们在工作和日常的场景,严格来说,是介入到别人生活中的行为。对被拍者而言,是一种“入侵”和“打扰”,入侵他们的生活,打扰他们的内心。尤其这些劳工中,有些还是非法的,本来活着就战战兢兢了,偶尔还要面对找上门的“麻烦”,好像谁都可以随便打扰他们,所以他们的生活十分艰辛,情感上也同样如此。

后来剧组就定了个原则:拍摄前一定要获得多方同意,不仅被拍摄的劳工本人同意,其工作场所的老板也要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打开镜头,一旦他们感到不喜欢,就停止不拍。

 

 

张律:我也知道再进去拍可以拍到更精彩的东西,但是在这个精彩的东西和打扰他们之间,哪个更重要呢?那我还是选择尽量在有礼貌的、不干扰他们生活的前提下,看我能够在他们那里感受到什么,所以这么拍也是从我性格里出来的。

张律镜头里的“风景”,并非自然风光,而是街道上陌生人来来往往的聚合,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景观,是全球化时代的韩国社会边缘地景。

 

 

02.

“后来我就想,
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不平等,
只有一个是平等的,
就是梦。”

 

伊朗导演阿巴斯曾说过,根本不存在纪录片这种东西,所有电影的“真实”都建立在虚假之上。因为一般人面对摄像机镜头时,通常会出于本能把自己包裹起来,回答提问时,往往词不达意,甚至顾左右而言他。

《风景》在拍摄时,也碰到同样问题。除了被镜头凝视日常活动感到抗拒,在面对采访时,这些劳工们也不愿配合,因为剧组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大多都与实际生活相关,而他们并不愿意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出来。于是,张律导演决定,将原本准备的问题都删掉,只问对方一个问题:

来韩国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梦是什么?

这个决策让剧组其他工作人员无法理解:这是纪录片的提问吗!?但张律导演认为,梦其实也是现实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梦会跟他的许多情感有关系。有趣的是,刚开始聊梦,采访对象会反问,他们要聊的是不是“梦想”,张律导演说:不,就是你晚上做的梦,到了韩国做的梦,你印象最深的一个。

 

 

张律:男人女人,富人穷人,在梦面前都一样。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是平等的,谁都没有负担,所以才可以平等地交流。

因此,影片没有采取惯常的纪录片手法,即事无巨细地“记录”韩国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完整反映他们的工作“过程”,让他们的处境与社会发生关联。而是从他们的生活和梦境当中截取了一些极其琐碎的片段,近乎抽象地完成了对他们的呈现:一幅幅由异乡人的“梦”而串联、拼接起来的“风景”。

张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再疲于奔命,对我们身边发生的那种细腻的、悠长的情感,还是要关注一下,停留一下。

影片中,劳工们面对着摄像机,大多放松地笑着,侃侃而谈自己的梦境,他们之所以能呈现出如此松弛的状态,大概是因为,日常中每个谈论起自己梦境的人,都仿佛即兴创作者,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宣泄而出,兴奋而惊讶。尤其这些梦都与自己的故乡、亲人、回忆与期盼有关,有人梦见很久没见的妻子,梦见带亲人出游,或在家乡接待从韩国来的同事,还有人在梦中与家人围坐餐桌,那么普通却弥足珍贵。可能正是这样的情感,支撑着他们平日里白天的辛劳。

哲学意义上,梦的碎片隐晦地揭露人物深藏的情感,跨越国别的群体游荡世间,现实与想象交织的背后,是人物漂泊无依的乡愁。

 

 

张律:我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说他们的梦,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一个人觉得是受了打搅,反而很感谢,他们觉得为什么会还关心我晚上做的梦。人迁徙后做的梦和在故乡的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可能都有这种东西。

 

03.

“被采访者的梦境,
和现实风景之间,
一定会有我自己的白日梦。”

 

《风景》这部电影,除了拍摄主体和访谈方式都很特殊,在内容本身之外,也藏着一些独属于张律导演的风格,不过也不“稀奇”,张律导演拍电影,总是有点“任性”在里头的。在这部电影里,他就任性了两次——

1)用长镜头还原“痕迹”。
“我觉得它在动,那我就让它动。”

在之前影单推荐的《胶片时代的爱情》里,观众已领略张律导演对于实验性影像的探索,而这部《风景》则是往前推移三年左右的尝试——用大量的静止机位,以长镜头搜集与捕捉首尔及周边,看似平淡驳杂的户外空间、外籍劳工们的工作空间(车间、办公室、温室、屠宰场等),私人空间(宿舍、家等),集会与社交空间(教堂、礼拜堂、市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机场、车站等交通中转与移动公共空间。

 

 

其中有几个长镜头,尤为特别。观众会从画面里感觉到,那些看起来仿佛空镜的画面里,曾经有人,只是现在消失了。

比如,有两个工人坐在站台等车,然后一列车过去后,画面上的人不见了。比如,在工厂附近的一个角落里,停放着一辆儿童三轮车,它在动,但是没有人;再比如,那个兀自摇来摆去的秋千,仍然没有人。

 

 

这几个镜头,混淆了我们对所谓的真实和虚幻的理解,这些人物不在场的“非典型空镜头”,构建于张律导演平日的好奇与思考,比如他会想:“一个人走了,是真的走了吗?可是,他的痕迹可以仍然在的啊。”是的,痕迹,这是他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元素,选择拍摄空间的时候,一定要有“痕迹”(《胶片时代的爱情》缘起也是如此)。

再回到上面的几个长镜头:那个儿童三轮车,它停放的位置是工厂附近,也许过去是一对工人夫妇带着孩子生活在那里。秋千也是如此,它在那里,一定是有人过去荡过。“在我心里它还在动,那我就让他动。那时候学生们问,导演这是纪录片吗!?我说,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纪录片,所以就这么拍!”就是这么任性。

2)用主观镜头结尾。
“电影重要还是我的感受重要!”

《风景》作为一部纪录片,却有一个非常“不纪录片”的结尾。这大概是全片唯一一个主观镜头,仿佛是镜头或摄影师开始奔跑,最后精疲力尽倒在小巷里,画面随着喘息微微起伏,然后全片结束。

 

 

这个镜头张律导演犹豫了很久,甚至剪掉过。

此前他的想法是,从电影本身的角度去看,可能不留会更好,因为他本打算冷静地去拍这部影片,不打扰不介入。但同时,他认为不仅自己“一直是隐忍着的”,反观这些受访者,也是如此,他们表面上看都很隐忍,但他们也会有那种奔跑然后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所以张律导演心想,算了,就这么拍吧,“电影重要还是我的感受重要!这就是任性了”,在采访中他笑着说道,创作的过程中,会有这种“不冷静”的顽皮,这种小小的心思其实也是一种“留痕”,是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痕迹”,它等待着被观众去发掘,然后透过镜头与导演相视一笑。

 

“其实我跟他们也不是朋友,我也很难走到他们的内心里边,但他们是我眼前闪过的一道新的风景,会影响到我的情感。”——张律

 

大吉资讯|《白塔之光》入围第61届纽约电影节

 

近日,由张律导演、大吉影业出品制作的影片《白塔之光》入围第61届纽约电影节。据悉,该影节没有竞赛单元,《白塔之光》入围了Main Slate 单元,这是影节的核心单元,涵盖了今年全球最出色的电影。很多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重头影片,都入围了此单元。

 

 

纽约电影节官方网站给出的《白塔之光》剧情简介是:故事背景设定在当代北京。导演张律这部略为哀伤的电影,讲的是中年,中年的困惑与复杂,中年的美丽与优雅。我们跟随着离异男子谷文通引人入胜的节奏,走入他独特的生活。放弃诗歌创作成为美食博主的他,因为与一位年轻摄影师的结识,而打开了一条与过往和解的通道。

 

 

电影《白塔之光》曾入围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斩获五座天坛奖。本片由张律自编自导,黄建新担任总监制、李迅任文学顾问,辛柏青、黄尧、田壮壮领衔主演,南吉、李勤勤、王宏伟主演。

 

大吉资讯|万玛才旦导演《雪豹》 入围第48届多伦多电影节

加拿大当地时间8月10日10时,第4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正式公布入围名单,由万玛才旦编剧导演、大吉影业出品的电影《雪豹》入围。

《雪豹》以一起“雪豹咬死了九头羯羊”的人和动物冲突事件为核心,在几乎单一的场景内,多维度地引申出动物本能、社会人性与崇高层面的复杂角力。雪豹作为藏地民间信仰里的山神御下、生态学意义上的“伞护种”,连接了当地族群长久的神话故事与当下社会正当时的矛盾冲突。

万玛才旦导演曾谈到创作缘起时说:“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我被关在家里。有一天,那个关于雪豹的故事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并且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它写成一个电影剧本。我查阅了大量关于雪豹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以丰富剧本的内容。我把整个故事分成了现实和超现实两个部分。虽然看起来是两个关于当下和过去的故事,但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

《雪豹》是万玛才旦导演的第八部藏语电影,出品人为南吉、周昊、万玛才旦和龚宇,由王磊担任制片人,才多任执行制片人,金巴、熊梓淇、才丁扎西领衔主演,旺卓措特别出演。比利时青年摄影指导Matthias Delvaux掌镜,德格才让任声音指导和作曲,斗泽东主任美术指导,剪辑指导则为金镝,调色指导是由付舒担纲,由特效指导詹涵苏、特效总监张北朋、方晓宾等领衔的中国团队构成特效制作组。

影片集结了洛桑群培、更登彭措、更旦、党浩予、久先才让、尕斗扎西、德庆央宗、居琼钦哲等和万玛才旦导演有过多次合作的优秀演员一同参演。拍摄地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这片海拔近五千米的区域,亦是雪豹等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

本片由大吉影业、北京热烈开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深圳牛鼻子影业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北京科特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嗨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方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影画时光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制。

据悉,电影《雪豹》是万玛才旦导演继《撞死了一只羊》、《气球》之后,第三部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作品,是在第8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入围之后,又一重要国际电影节入围,并将于9月7日-17日期间,在多伦多完成北美首映。

 

大吉影单|《豆满江》:一条大河两岸阔

创作缘起

它是界定两国国界的一条江,两岸生相活着的,是相同的一个民族,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它是导演张律一生中最想完成的一部作品,以至于当这部电影上映时,张律曾感言:“有点儿不想拍电影了……想拍的已经拍完了……”它负载着时代的洪流起伏跌宕,它以微观视角记录特殊年代,它就是联结朝鲜族裔的一条特殊的河流,也是第1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获奖影片——《豆满江》。

在拍完处女作《11岁》之后,张律导演就萌发了要拍《豆满江》的念头,但很怪,一直就没能拍成。当时他住北京,父母健在,所以他每年都回延边,回去的话就能看到、听到那些逃难者的故事,逐渐就构思出《豆满江》的故事。影片秉持着张律导演特有的风格,没有太多的言语,也没有过多的描述,始终保持着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因此,这部承载着如何面对灾难的重大主题的影片,却摒弃了宏大叙事,反而从两名少年的友情着手,牵引着我们走进生活在延边村落的一个普通朝鲜族家庭,透过祖孙三人收留、救助逃难者的日常琐碎,感受到《豆满江》的暗流涌动、时代波澜。

 

故事背景

 

在一个特殊的年代,豆满江对岸爆发了空前的大饥荒。为摆脱饥饿的威胁,很多朝鲜人偷渡到延边地区,寻找食物,以谋生路。“豆满江”是延边地区的一条中朝边界线,我国又称之为图们江。两岸民众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基于这种割不断的联系,当面对大批因饥饿偷渡入境、前来投奔的逃荒者,生活在延边的朝鲜族人,在理性与情感之间做着艰难抉择……

 

 

人物剧情

 

朝鲜族少年昌浩,与年迈的爷爷和哑巴姐姐顺姬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平静而简单。但没想到,从豆满江对岸而来的“逃荒者”们,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改变了昌浩和姐姐的命运……一个偶然的机会,昌浩认识了为获得食物从对岸涉险而来的郑真,两名纯真的少年因为足球、集邮等彼此共同的爱好渐渐成为好友。然而,随着“逃荒者”的偷窃等不法行为对村子里的日常生活不断造成困扰,这些“不速之客”与本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加剧。

 

 

昌浩一家好心收留一名男子,然而,这名“逃荒者”却趁爷爷和昌浩不在家,强暴了姐姐顺姬……由此,昌浩开始仇视所有外来者,并决心报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带着小伙伴们群殴了朋友郑真……郑真忍受着昌浩们的殴打,却坚守着他们之间来之不易的友谊。他为了实现与昌浩订下的足球比赛之约,冒着被捕的风险重新出现在了昌浩居住的村子里。但没想到是,因为其他小伙伴的告密,郑真要被警方带走了。目睹一切的昌浩央求放人无果,万分痛苦的他,爬上屋顶纵身一跃……

 

印象一:人性的复杂

 

 农夫与蛇。

《豆满江》里的那段强暴剧情,男子因为饥饿逃离了家乡,被善良的昌浩一家接纳。当吃饱饭后,听到电视里传来了他们领袖的声音,他觉得所谓的自尊受到了侵犯,便把魔爪伸向了刚刚帮助他的哑女顺姬……这不仅是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更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阴暗:受害者在一定环境的刺激、压迫下,也会变身施暴者,把灾难带给更弱小者;披了狼皮的羔羊也能变成恶狼,吞噬同类。这就带出一个很现实的思考: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是否值得我们去帮助?

 

 

 一诺千金。

让我们把视线,再聚焦到同样是逃北者的少年郑真身上。他因昌浩及其家人的一饭之恩,答应加入昌浩的球队,帮助他们赢取与邻村的比赛。之后,尽管种种误解,被昌浩与伙伴们敌对仇视,甚至殴打。但是,到了比赛那天,郑真还是信守诺言,冒着风险来到了比赛场地,最终被人告发而被警方带走……在这位少年的身上,让人看到了闪烁的人性之光。

 原来的我。

相对这些外来者的“原住民”,昌浩一家以及其他村民们。他们出于同情,偷偷接纳逃北者,然而,当有些逃北者偷盗村民财物扰乱村里治安时,他们又毫不迟疑的施以暴力还击。最典型的就是昌浩。起初,面对伙伴们不同声音的争论,他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为郑真提供食物。在随后的交往中,因为共同的爱好,他俩又惺惺相惜。然而,当昌浩知道自己最亲爱的姐姐顺姬,被借住家里的逃荒者强暴后,开始仇视所有外来者,包括被自己视为朋友的郑真。当昌浩手握棍棒,和伙伴们来到郑真的面前,郑真还没意识到异常,还跟身边人介绍道:“这是我朋友昌浩……”话未落音,昌浩的棍棒便落在他的身上……

 

 

二人的友谊就此破裂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影片的最后,当郑真被警方带走的时刻,内心不安的昌浩穿过人群独自来到附近的废屋,悄悄爬上屋顶,朝警察大吼放人!但是,谁又会在乎一名少年幼稚的呐喊呢?面对郑真渐去渐远的背影,孤立无助的昌浩愤然跃下,没有人知道他从屋檐跳下的一瞬间,心里在想什么……是愤怒、伤心,还是急于自证清白的压力?但这些都不重要了,我们只需记得少年间的那份纯洁的友谊,以及对待这份友谊所表现出的人格与尊严。

 

印象二:饥荒的残酷

在《豆满江》里,导演没用一帧镜头去展现饿殍遍野的场面,更没着力渲染饥饿的状态,但处处闪现的细节却又无时不在让我们感受到饥荒的残酷。一个长达两分多钟的长镜头作为开场,结冰的江面与远处的群山巍然不动,只有狂风在耳边呼啸。在冷色调的加持下,这里犹如一片没有生命的土地,只有无以言说的冷清和压抑——直到影片结束,这种情绪都将盘旋在你的脑中,久久不能释怀。

在随后剧情的推进中,不时出现的“习以为常”则加深了这种情绪:

 片段一:戍边战士冷静而娴熟地,将横陈在豆满江上被冻饿而死的逃荒者尸体拖上岸;

 片段二:某个孩子因饥饿在走路过程中突然死掉,而其他孩子对此视若无睹,继续前行;

 

 

片段三:当姐姐顺姬为郑真弟弟准备好一份食物,让他带回去时,郑真淡淡地说:“我弟弟已经死了。”他的平静与顺姬、昌浩姐弟的震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日常片段在不动声色中,爆发出一种无可比拟的悲剧张力,带给观众更深更持久的震撼。也让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现在我们所身处的稳定、安逸生活的来之不易。

 

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善中有恶,是中有非,共同组成了这场饥荒背景下混沌的人间。张律导演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善恶进行批判,他带领着我们用客观的视角审视复杂的人性,使影片的思想深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灾难片。

 

在接受韩国记者采访时,张律导演严肃地说,他拍摄到那个村庄里实际上,没有任何人主动举报过逃荒者(发生事故而被警察调查的情况除外)。因此,在影片的最后,导演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在豆满江上设计了一座横跨两岸的桥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踏上这座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桥,在镜头的注视下一步步迈向彼岸……

 

 

大吉资讯|梁鸣《逍遥游》开幕圣塞巴斯蒂安新导演单元

西班牙当地时间7月27日12时,第71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官宣首批入围名单,由梁鸣编剧导演、大吉影业参与出品、制作的电影《逍遥游》入围,并作为该单元开幕影片——也是首次被选为开幕的华语电影。

影片《逍遥游》改编自新生代文学代表人物班宇的同名小说,该小说曾荣登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本片由吕星辰、李雪琴、赵炳锐、李丛喜、艾丽娅主演,讲述了活力四射的东北姑娘许玲玲,自得了尿毒症之后,生活全面坍塌,在这个本该悲伤的余年,她那混不吝父亲回来了,和暧昧老同学赵东阳、闺蜜姐妹谭娜一起,拱卫着许玲玲的生命。在生命的消退中,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似乎一切“生有可恋”。

本片导演梁鸣曾凭借导演处女作《日光之下》入围平遥国际影展、香港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各大电影节,并荣获多项大奖。此部影片延续了梁鸣导演细腻动人的风格,通过充沛的情感,在一瞬瞬的现实中,描绘出当代的悲欢。导演梁鸣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来“陪伴这个普通女孩度过生命中的一段旅程。通过阅读她的人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在残酷的生活漩涡中,如何奋力燃起那一朵向生的小小火焰”。

影片《逍遥游》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再干一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吉影业和厦门薯片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由王建儿、郑宇希、南吉、赵静担任出品人;由吴觉人、朱丹担任制片人;王猛担任摄影指导;黄家伦担任美术指导;富康担任声音执导;B6作曲配乐;刘新竹担任剪辑指导;David Rivero Martin担任调色指导;戴言冰担任造型指导。

此次《逍遥游》入围及担任开幕放映,是大吉影业继《白塔之光》(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雪豹》(第8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之后,再次获得国际性电影节的关注。据悉,影片《逍遥游》将于9月22日,在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开幕日首映。

大吉资讯|万玛才旦《雪豹》入围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

 

意大利当地时间7月25日11时,第8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公布入围片单,由万玛才旦编剧导演,大吉影业出品的电影《雪豹》入围。该片是万玛才旦导演继《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之后,第四部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作品。

 

 

影片《雪豹》由王磊担任制片人,才多任执行制片人,金巴、熊梓淇、才丁扎西领衔主演,旺卓措特别出演。比利时青年摄影指导Matthias Delvaux掌镜,德格才让任声音指导和作曲、斗泽东主任美术指导、付舒担任调色指导,剪辑指导则由金镝操刀。此外,由特效指导詹涵苏、特效总监张北朋、方晓宾等领衔的中国团队构成特效制作组。

 


万玛才旦导演

 

电影《雪豹》在新冠疫情最为肆虐时启动,历时3年完成,讲述的是人与动物最终如何相处的故事。从创作上看,《雪豹》既延续了万玛才旦导演擅长的写实技法,描摹藏地人文和生态,又浓墨重彩地呈现了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画面;从制作上看,万玛才旦导演独有的作者电影美学,融合高工业水准的CG技术,为中国乃至世界银幕贡献出了首款雪豹的高清数字形象,这部作品可谓万玛才旦导演对自我的一次双重突破。

 


《雪豹》剧照

 

《雪豹》是万玛才旦导演的第八部藏语电影,由大吉影业、北京热烈开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海嘛呢石影业有限公司、深圳牛鼻子影业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等出品,出品人为南吉、周昊、万玛才旦和龚宇。影片集结了洛桑群培、更登彭措、更旦、党浩予、久先才让、尕斗扎西、德庆央宗、居琼钦哲等和万玛才旦导演有过多次合作的优秀演员一同参演。

 


《雪豹》剧照

 

影片拍摄地处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这片海拔近五千米的区域,亦是雪豹等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

 


《雪豹》剧照

 

在拍摄期间,万玛才旦导演和其团队为了保证拍摄效率和兼顾环保,在野外搭建了剧组营地。摄制组克服了高原反应,天气突变和地理环境等对拍摄造成的多重限制,为影片呈现了具有史诗质地的藏地人文和自然风貌。

 


《雪豹》剧照

 

据悉,《雪豹》将在8月30日-9月9日期间,于威尼斯丽都岛电影宫世界首映。